henghenglu
标题:
“十一五”广西让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一体
[打印本页]
作者:
YUKKEL
时间:
2014-8-14 20:57
{淡定} 我看了,不知道怎么说!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4-8-19 15:18
标题:
“十一五”广西让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一体
前言:
" ~) ^0 T. m4 F# J2 m* W
- \& |% O# N3 a; O5 c
这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体: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
$ V; e/ M( k: _) |8 d
! n% H7 Z2 ^( l$ V! K
这样的语句也遭到过很多质疑“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 p7 S4 U7 d! q/ ^
0 r% _1 Y3 q7 [) T4 a, K
但俯瞰“十一五”的广西,一边是奇山、秀水、绿树、蓝天、碧海,良辰美景依旧引人迷,一边是版图不断扩大的现代化工厂、鳞次栉比的高楼,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H- k0 P- r% ]6 [) H" U
% k) d1 Z* Q u! I% W7 h
“十一五”的5年,是广西经济社会进入发展快车道的5年,也是我区环保事业发展最快、取得成绩最大、发挥作用最明显的5年,环保地位提升迅速的5年。
/ q- s3 ~. i( |# R5 w7 I8 v2 e8 T
; d1 \% w7 S0 Y2 j- _5 t
这5年,我区环保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广西发展良好势头”的决策部署,克难攻坚,开拓进取,奋力拼搏,让广西初步实现了生态立区、绿色崛起。
5 T* T# X. c p9 r2 z
& H; x4 V4 g5 e d: @2 n
如今,“山青水秀生态美,人杰地灵气象新”不仅成为广西的新标签,良好的生态环境更成为广西的一大品牌、一大优势、一大资源。
3 D S# ^; T3 @$ l7 x' [3 `& ?/ z
7 S6 ]& {2 g( d( [5 M, H$ Q
生态八桂,以优美的环境,生动实践了“好”与“快”兼得、发展与保护和谐一体的科学发展观。
7 R* v! |: I4 P9 e5 }( N) Q
1 ]& i( [/ F- H* r B! u, L
成就1:减排任务超额完成
0 x1 P8 \8 @0 \- ^, K
5 e5 Z* p2 J( S2 T$ l
“十一五”时期,广西铁腕推进节能减排,力度年年加码,这5年,是我区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的5年,也是环保发挥作用最明显的5年。5年来,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9%、经济总量比“十五”翻一番多的情况下,我区污染减排任务胜利完成。经国家核定,2010年我区二氧化硫排放量90.38万吨,比2005年(102.3万吨)下降11.66%(国家削减指标为9.9%);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93.69万吨,比2005年(106.98万吨)下降12.43%(国家削减指标为12.1%),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减排目标任务。
$ L( O1 ]% L* S' N; A- a$ o
3 Q' @" {0 s1 {0 I
污染减排机制初步建立。根据自治区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和自治区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两个专项行动方案,把污染减排指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市、各行业和重点企业,通过签订减排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市、县政府以及企业和相关部门的减排责任。
- k ], ^; [% N9 j7 s$ B
; J Z1 Q# I& p( O6 Z" `$ p8 L
工业企业减排项目全部建成。5年来,全区共筹资35亿元,完成重点企业化学需氧量工程减排项目396项。97家制糖企业清洁生产和末端废水生化处理设施全部建成,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全区97家淀粉企业建成厌氧好氧废水处理设施。全区共投入25亿元建成了133项二氧化硫减排工程项目,12家火电企业共27个机组全部建设了脱硫设施,29家陶瓷企业实施煤改电改气工程。我区二氧化硫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中提出的15个重点治理工程项目已全面完成。
" [1 L; C" g2 H
4 d1 f' j% ?4 E3 |4 i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区共投资94.86亿元建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103项,日新增处理规模278.15万吨,建成配套管网2286.4千米,日均处理污水约220万吨,全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6%,成为全国第九个、西部第二个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的省区。
$ r8 ~2 @# ]& p. S( u- |, Q
2 ] R% \2 Z9 Y! G' n7 q
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5年来全区共淘汰落后电力126.6万千瓦、炼铁241.1万吨、味精2万吨、柠檬酸1万吨、炼钢504.9万吨、电石4.68万吨、水泥892.8万吨、铁合金31.6万吨、造纸70.45万吨、酒精5.7万吨、皮革13万标张,为完成减排任务作出了重大贡献。
, h' g, @+ u& _( J/ `
, R& ]: c4 C* c/ f; }
成就2:环境质量实现新提升
; t. x( a6 k+ e7 {7 v! ]
3 K j* D) s$ A- F- c/ w3 h% k& t1 {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经济快速发展的5年,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全区环境质量不但没有下降,反而稳中有升,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生态环境质量、城市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辐射环境处于正常水平。全区14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达二级的城市从2006年的78.6%提升到2010年的92.9%,城市优良天数的比例达到98.8%,是“十五”时期的最好水平;地表水整体水质优良,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由2006年的86.2%提高到2010年的96.9%,满足水环境功能目标的比例由2006年的89.2%提高到2010年96.9%,重点流域14个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提高到100%,与贵州、广东、湖南三省交界的8个断面年均水质达标率为100%,南宁市邕江水质达到了20年来最好水平。近岸海域水质稳定,总体保持良好,一、二类水质比例由2006年的70.8%提高到2010年的83.3%。城市声环境质量良好,辐射环境处于安全状态,桂林、北海、南宁、柳州等4个环保重点城市在全国城市环境综合定量考核中位居全国前列。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 成就3:加快项目环评审批 服务经济建设
- z, o, e2 E( J
* V% E4 s! `6 N. [6 Z! I/ J; G+ r1 W
各级环保部门兑现环评“七项承诺”,创新工作方法,采取提前介入、分类指导、动态管理、简化程序、下放权限、开辟绿色通道、汇报沟通和项目现场对接等办法和措施,加快推进建设项目环评审批。
7 p6 ^7 _0 X4 z8 \. c, J- z: |' }
1 j3 A" j4 L' c; C, Q
“十一五”以来,广西获国家环保部审批的重大项目54个,自治区环保审批的项目1640个,市级环保局审批项目23308个。通过努力,自治区一批重大项目如云桂铁路、贵广铁路等26条铁路,岑溪至水汶、百色至靖西等134条重点公路,防城港核电、岩滩水电站二期、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一期等一大批工程已开工建设。防城港核电厂、钦州林浆纸一体化、钦州中石化千万吨炼油工程等重大项目先后落户北部湾,为当地发展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配合国家完成北部湾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评,积极推进高速公路网、港口、钢铁、铝工业、非粮燃料乙醇、林浆纸等专项和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的规划环评,促进了广西经济发展。
7 g+ k; V/ D/ W- i
$ H- G4 a( w4 \9 M3 X$ g
严格环境准入。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超能耗指标或未取得排放总量指标的项目,一律不受理、不备案、不核准、不审批。5年来,全区不同意审批的项目1218个,其中不同意试生产项目97个,责令限期整改项目730个,立案查处项目646个。
2 g# H# m& e' s( x& B
9 X6 n, x( z2 i a
成就4: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 L) \/ c, A* C
8 @( R& f! k. s- ?5 N* E5 v. ^
生态规划和示范创建稳步开展。到2010年,全区14个设区市和67个县(市)已完成生态市、生态县的规划编制工作,积极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工业园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以及环保模范城市的创建工作。目前,已有1个市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22个县(区)、2个乡镇和1个村分别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生态乡镇和国家级生态村命名;20个村、13个镇通过国家级生态村、生态乡镇初审;25所学校、12个社区分别获国家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命名表彰。
& q! l7 l7 Z. B1 d1 J, `
1 Y& ?, I+ D: M6 T R: J4 B; J2 g
自然生态保护得到加强。“十一五”期间,我区出台并实施了广西生态功能区划,在17个市县开展了对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启动了12个县的石漠化治理工程,建立了凌云洞穴鱼类等6个珍稀濒危物种及水源涵养保护区,金钟山黑颈长尾雉、雅长兰科植物等5个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花茶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通过国家的评审。目前,全区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78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45.89万公顷,初步建成了分布及类型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作为国家生物多样性评价首批3个试点省之一,完成了生物多样性评价试点工作。
! K5 R. f1 F/ m- f
6 T/ W S9 e* H5 x/ e
成就5:执法为民 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4 o9 }6 k3 X' w" U$ j2 o
3 ?# x/ D/ i7 r! z6 _
5年来,进行了多个环保专项行动,对1876家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进行立案查处,对违法排污企业处罚1694多万元;挂牌督办1123个突出环境问题,大部分案件得到了较好解决;排查县级以上饮用水源保护区963个,依法取缔关闭违法建设项目30个、违法排污企业18家,关停新扩建项目60个,清理装卸垃圾和油类码头3个;排查重点流域酒精、制糖、淀粉、涉砷行业企业1116家,责令209家违法企业立即整改;对745个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环境违法问题的项目责令限期整改;关闭取缔了1411家不符合产业政策、违法排污的小造纸企业。
& s5 I# P! B9 `" d2 N9 q! s' a
$ H$ L& K" [" Z1 i1 {$ \" e4 }
开展专项整治。关闭单台容量5000千伏安以下的矿热炉69台,督促176家铁合金企业全部建设布袋除尘设备;排查重金属企业438家,查处环境违法企业65家,取缔关闭11家,挂牌督办7个典型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一批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电解锰行业环境整治工作走在全国前列;重金属污染防治积极推进。
, k8 ]& x8 r# d& E6 y2 b( ~
% r0 `& m3 e' E; x. d% }, i c' ?! p
成就6:辐射监管体系初步建立 环境监测与应急能力持续加强
+ a! y4 i7 k5 N1 e2 a; P& R! c
# w: E) s3 G7 a) H+ [6 P" _
“十一五”时期,我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全国首批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在南宁、桂林、百色市建成,自治区辐射站具备对电离辐射、电磁辐射、噪声、空气、水质5大类23项检测能力。
2 ^0 H# }' Z" f* ]
6 D$ Y% W3 w, h: I, a7 @6 o
环境监测能力大为提高。污染源监控中心建成使用,可实时对444家重点污染源企业、504个重点污染源进行监控,有效地遏制了非法排污行为。截至2010年,全区建成各级监测站95个,环保重点城市及环保敏感城市监测站配备了专用应急监测车辆和必要的应急及防护设备,能进行现场快速测定分析。自治区监测中心站及南宁、桂林、柳州等4个监测站配备了能对饮用水源109项指标全分析的大型仪器设备。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具备了饮用水源109项指标全分析能力。建成环境空气自动站24套以及江河水质自动站17套。建成16套海洋水质自动监测生态浮标系统,能对钦州、北海、防城港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状况实施实时监控和赤潮预警预报。
; }( E# ?4 W4 P# @3 D
' C: R4 H) k. m0 T4 k+ ~
对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各级环保监测、监察队伍快速反应,科学应对,在第一时间为政府处理污染事故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数据,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称赞。
作者:
云蕾双慧
时间:
2014-8-28 03:46
看完了这么强的文章,我想说点什么,但是又不知道说什么好,想来想去只想 {:吓死:}
作者:
问道品道小詹
时间:
2014-8-30 20:37
{看看}纯属路过!
作者:
绿番茄
时间:
2014-9-23 14:35
{哦耶}
作者:
古枫1990
时间:
2014-9-23 21:30
北部湾网不错,多人回复,支持![亲亲]
作者:
朔风
时间:
2014-10-31 21:49
求您了,给个机会
) {3 F2 |' H- I; R5 S4 O
作者:
远风
时间:
2014-11-17 16:26
看起来好~~像啊~~~~~
8 I! Y9 M" }: r7 A
作者:
沧海行云
时间:
2014-12-26 20:02
我在q上和你说话
) J. y. Z8 ]! H. k. |
欢迎光临 henghenglu (http://15hdav.tsrch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